1-9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生产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呈现稳中有进发展态势,经济效益总体向好。
一、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工业生产稳中有进
1-9月,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比1-8月和上半年分别提高0.4和0.7个百分点。其中,9月当月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1.5%,位列全省第二位,创今年月度新高。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同比增长9.6%,增幅比上半年提高2.9个百分点;重工业同比增长7.6%,增幅比上半年回落0.9个百分点。
(二)主导产业拉动有力
1-9月,全市冶金不锈钢、电机电器、食品、发电供电等八大主导行业(产业)“五升三降”,共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0.1%,高于全市平均增速1.6个百分点,占全市比重达94.6%,对全市增长贡献率达111.2%,拉动全市增长9.5个百分点,拉动力较1-8月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冶金不锈钢、电机电器、合成革、发电供电和医药化工业五个行业实现不同程度增长,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5.3%、12.7%、11.1%、10.3%和6.0%,分别拉动全市增长4.3、3.7、0.6、1.5和0.1个百分点。
(三)工业产销衔接良好
1-9月,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11.4%,产销率达99.11%,较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全市完成工业出口交货值204.23亿元,同比增长15.9%。工业品出口增长主要集中在农副食品加工业和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1-9月,农副食品加工业和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分别实现出口交货值83.31和94.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2%和18.0%。
(四)高耗能行业较快增长
在冶金不锈钢等行业带动下, 1-9月,全市高耗能行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1.6%,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3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7.7%,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15.5个百分点。从钢材产品结构看,前三季度用于汽车、船舶等高品质热轧薄板产量达51.35万吨,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钢材产量的42.2%,同比增长27.6个百分点。
(五)新动能增长成效显现
一是高技术产业快速增长。1-9月,全市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9.5%,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幅11.0个百分点。二是装备制造业贡献加大。1-9月,全市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1.3%,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贡献率达44.2%,较1-8月提高4.6个百分点。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提升。1-9月,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2.1%,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幅3.6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63.5%,较上年同期提升6.4个百分点。
(六)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今年前8个月,全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25.02,同比提高24.5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52.17亿元,同比增长14.0%;实现利润总额140.97亿元,同比增长23.9%;利税总额176.26亿元,同比增长14.8%。重点行业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同比增长455.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2.2%;农副食品加工业利润同比增长9.1%。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7.6%,较去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成本86.50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06元。
(七)工业用电持续上升
前三季度,全市累计工业用电量80.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8%,增幅较一季度、上半年和1-8月分别提高18.4、5.2和1.5个百分点;其中,9月工业用电量9.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5%,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9.40个百分点,位列全省第二位。
二、工业经济运行中需关注的问题
(一)减、停产企业较多
1-9月,全市109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共有466家企业较同期减产,较上月增加7家,减停产面达42.7%,影响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速7.2个百分点。其中,电机电器和食品加工业减停产企业较多,分别达105家、135家。1-9月共有71家企业全线停产,影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4个百分点。
(二)新增企业规模偏小
截止9月,全市共新增企业66家(包含规模以下升规模以上企业),1-9月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仅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0%,仅拉动全市增长0.5个百分点,对工业经济增长拉动力有限。
(三)县域工业发展不平衡
1-9月,全市有5个县(市、区)工业增加值实现正向增长,其中蕉城、东侨和福安实现两位数增长。有5个县(市、区)负增长,影响全市工业增长1.8个百分点,县区间工业发展差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