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统计局“政务访谈”
解读2018年宁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访谈时间:2018年4月18日
嘉 宾:宁德市统计局党组成员、总统计师(黄丽瑛)
主 题:解读《2018年宁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主持人】
关注民生,服务民众。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宁德政务访谈视频直播节目”。我是主持人茜茜 。近日,《2018年宁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统计公报》)发布,公报全面展现了过去一年宁德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果。今天,我们邀请到宁德市统计局总统计师黄丽瑛来到节目现场就《统计公报》的相关内容,与广大网友在线互动交流。欢迎您,黄总统计师,请和我们的网友们打个招呼吧!
【黄总统计师】
主持人好,广大网友们,大家好。很高兴来到“政务访谈”直播间,我今天将围绕“2018年宁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这一话题就《统计公报》内容与广大网友进行交流,欢迎广大网友积极参与。
【主持人】
好的,谢谢黄总统计师。网友们,如果您对“2018年宁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这一话题有什么想要了解的,或有什么好的意见或建议,可以在直播页面的网友评论版块进行留言,嘉宾将在现场为您解答!
2018年我市经济社会运行总体平稳,呈现稳中有进。具体表现在:
一是经济增长稳中有进。201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42.80亿元,比上年增长8.1%,增幅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6878元,比上年增长7.8%,按照年平均汇率折算突破1万美元,达10106美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增幅均比上年提高,体现出我市经济运行趋势总体向上。
二是就业形势良好。2018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53万人,有1.08万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农村劳动力新转移就业4.0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2%,低于全省水平0.99个百分点,实现了低于3%的预期目标。
三是财政收入迈上新台阶。2018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突破200亿元,达到200.77亿元,比上年增长11.7%。这是自2012年突破100亿元、2016年突破150亿元后,再次迈上新台阶。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0.42亿元,比上年增长9.1%。财政两项收入的增幅均居全省各设区市首位。
四是出口止跌回升。2018年全市出口总额216.76亿元,比上年增长6.9%,扭转了连续两年负增长的局面。全年全市进出口继续保持顺差,规模达到79亿元。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请您介绍一下,去年我市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有何成效?
2018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了很好成效。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产业发展提质增效。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2%,增幅比上年提高7.4个百分点。企业规模壮大。全年新增百亿元以上企业2家。宁德时代新能源作为省内首家“独角兽”企业成功上市,成为我市第4家上市企业。发展动能转换。形成了锂电新能源、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三大产业,全年增加值同比增长20.4%,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达107.5%。不锈钢新材料产业全年产值突破千亿元,成为我市首个千亿产业集群。
二是企业效益向好。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22.35亿元,比上年增长27.9%,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8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股份制企业利润总额均增长2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60.6%,同比下降2.0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7.7%,提高1.0个百分点。
三是金融防风险能力提高。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808.0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0.2%,增幅为2010年以来新高;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738.35亿元,增长10.6%,2007年以来首次出现存款余额超过贷款。全市不良贷款率降至1.68%,降幅居全省各设区市首位。
四是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2018年,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31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47元,增长9.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21元,增长7.9%。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请您和我们聊聊我市科技研发方面有哪些成果?
我市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进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注重创新型企业和科技人才队伍培育,切实发挥创新平台作用,营造优良的创新生态环境,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全市现有科技型企业41家,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16家,省级创新型企业4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9家。2018年新增省级众创空间2家,省级星创天地1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0家。全年科研成果荣获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宁德时代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试点,牵头组建电化学储能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首次认定宁德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1人、科技创业领军人才8人。
创新成果丰硕,全市专利申请4385件,专利授权2540件,分别比上年增长31.6%和20.4%。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165件,增长20.6%;发明专利授权298件,增长31.3%。截至2018年底,有效发明专利1065件,比上年增长32.0%;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3.67件,比上年增加0.88件。
您多次提到了我市民营企业的代表——宁德时代,作为民营经济活跃的地区,请您介绍一下我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
民营经济对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贡献突出。2018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9.5%。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1056家,实现增加值增长9.4%,比上年提高8.3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5.2%,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86.8%。制造业中,民营经济的支柱作用尤为突出,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制造业的比重高达96.7%。形成了宁德时代新能源、青拓集团等一批产业龙头企业。
为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我市还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出台一系列促进民营企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民间资本更加活跃。2018年,我市民间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和制造业,两个行业的民间投资所占比重分别为42.0%和36.2%。
我们知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主线,随着改革不断推进,请介绍一下我市供给体系质量又有怎样的变化?
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取得新进展。去产能方面,全面取缔关停“地条钢”和石板材企业。去库存方面,年末全市商品房待售面积比上年末减少7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待售面积比上年末减少6.8万平方米。去杠杆方面,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负债率比上年末下降2.0个百分点。降成本方面,财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有效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94元,比上年下降1.66元。补短板方面,全年实施民生社会事业领域补短板项目472个、完成投资40.3亿元。全年新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148套(户),基本建成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2513套。财政支出中,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节能环保等四项支出合计106.32亿元,比上年增长16.3%,高出财政支出增幅15.2个百分点。
供给侧方面改革持续推进,取得明显成效,那需求方面去年又有怎样的表现呢?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情况看,2018年我市投资、消费、出口全面实现增长,需求呈现扩张向好态势,且内需增幅明显高于外需,经济增长由内需拉动的特征进一步凸显。
投资结构改善。2018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9.6%,增速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21.0%,增速较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0.4%,提高9.9个百分点,其中民生领域方面的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投资都实现20%以上的高增长。
消费结构升级。2018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1.11亿元,比上年增长8.1%。建筑装潢材料类、金银珠宝类等改善型商品销售大幅增长,分别增长58.3%和66.9%。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全年限额以上企业实现网上零售额40.18亿元,比上年增长27.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6.6%,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旅游持续火热。全年全市接待国内旅游人数3252.9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43.9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6%和35.3%。
外贸交流合作取得突破。2018年,全市出口总额结束连续2年负增长的态势转为增长6.9%。“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取得突破,5家企业通过境外投资备案,完成对外投资超3亿美元。宁德时代在德国建设首个海外工厂。智能发电机组、电喷化油器成功拓展非洲、中东、美国等海外市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大家对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重视。请黄总统计师给我们谈谈去年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情况。
确实如此。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大家对优质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2018年,我市在污染防治、稳固生态安全,保持生态环境质量等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
污染防治稳步推进。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全面展开,县级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改造,河湖长制实现全覆盖,劣五类小流域和中心城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火电、冶金等重点行业完成大气污染物减排治理,合成革集中区全面实现集中供热。
生态安全屏障持续稳固。全年完成植树造林总面积11.62万亩,森林抚育面积31.21万亩;封山育林25.78万亩;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建设21.33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68.6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85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4770.02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67.55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2万亩。全年中心城市新增建成区绿地面积209.1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2%,建成区绿地率37.9%,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99平方米。
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优。全年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为二级,达标天数比例93.4%。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交溪、霍童溪、古田溪、闽江段、敖江双口渡水质状况良好,功能达标率为100%,主要水库(古田、洪口、芹山)水质达标率为10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均值为53.5分贝,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均值为68.6分贝,质量级别均为较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7%。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县级以上)37个,其中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2个;自然保护区面积7.0万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5.2%。柘荣县荣获“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称号。
民生问题关乎百姓生活幸福。请问黄总统计师,过去一年我市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方面的发展情况如何?
过去一年,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民生优先,实施精准脱贫,提升社会保障,加大公共服务供给,力促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一是精准脱贫成效显著。现行国定标准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省定标准贫困人口减少到193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万分之一以下。霞浦率先实现脱贫“摘帽”。全年完成造福工程搬迁5849人,发放小额信贷扶持资金6.2亿元,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35亿元,实施产业、就业扶贫项目2.48万个。新增健康扶贫补充保险,扶贫救助保险实现全覆盖。
二是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2018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比上年末增加2.0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增加2.76万人,综合参保率达97.6%;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增加2.16万人,参保率达97.8%。全市纳入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7840人,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5.34万人,各县(市、区)均提高了农村低保标准。年末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19134张,收养各类人员1694人。
三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2018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100.03%,比上年提高4.57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0.94%。年末全市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7个,公共博物馆(纪念馆)11个,公共图书馆10个。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保护。畲族银器制作、柘荣剪纸技艺入选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918个,其中医院46个;卫生技术人员17263人,比上年增加851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785人,注册护士7772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3860张,比上年增加399张。全年我市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中获得2枚金牌、3枚银牌;在全国级别的比赛中获得21枚金牌、14枚银牌、5枚铜牌。成功举办第十六届省运会和第十届老健会,我市运动员获得省运会金牌80枚、老健会金奖13项,分别居全省各设区市第四位和第二位,实现办会参赛“双丰收”。
通过黄总统计师对统计公报的解读,我们对去年宁德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有了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下面我们来看看网友有什么问题。
我市经济发展水平与全省相比,情况怎么样?
从经济总量和速度看,2018年,我市生产总值1942.80亿元,经济总量居全省第8位,比后1位南平市多150.29亿元,比前1位莆田市少299.61亿元;经济增长率8.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
从产业发展看,我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增4.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居全省首位;第三产业增加值比增9.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居全省首位。
从三大需求看,我市出口总额比增6.9%,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6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增8.1%,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8位;固定资产投资比增9.6%,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居全省末位。
从政府财力看,我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00.77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0.42亿元,总量均高于三明市和南平市,均居全省第7位;分别比上年增长11.7%和9.1%,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3和2.0个百分点,均居全省首位。
从居民收入看,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21元,居全省末位;比增7.9%,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7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47元,高于南平市居全省第8位;比增9.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居全省首位。
看得出来,我市2018年工业企业发展良好,那么过去一年,工业企业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如何?
2018年我市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5.8%,贡献率比上年提高29.1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3.7个百分点,工业“压舱石”作用更为突出。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增幅比上年提高7.4个百分点,增幅在全省各设区市的位次由上年的末位跃升至首位。
工业产业升级加速。锂电新能源、不锈钢新材料、铜冶炼和新能源汽车四大产业加速形成。不锈钢新材料产业成为我市首个千亿产业集群。宁德时代成功上市,并发展成为锂电池行业全球龙头。上汽新能源汽车项目预计今年6月实现首辆新车下线。这四大产业关联度高、协同性强,产业集群相互支撑、融合发展,构筑起了宁德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四梁八柱”。
工业加快向中高端迈进。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端制造业不断取得新突破。广生堂新一代抗乙肝病毒药品在全省率先通过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锂电池、不锈钢位处行业全球领先地位。全市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4.6%,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0.9%,分别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5.4和1.7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效益明显向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22.35亿元,比上年增长27.9%,增幅居全省各设区市第三位,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1.8个百分点。
去年工业的良好发展,其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构筑高质量发展的产业体系,在保障税收、稳定就业、促进消费、提升城市形象等方面也都起积极作用。
我们的最新统计数据和统计分析会在“宁德市统计局”官方网站上实时发布。此外,还可关注“宁德统计”微信公众号,或通过“宁德市人民政府”网站的政务公开专栏查询。若要提些建议和咨询,可登录“宁德市统计局”官方网站的局长信箱,或来电、来函、12345便民服务平台等形式告知。电话可登录我局官方网站查询。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访谈马上就要结束了。最后请黄总统计师给我们广大网友说几句话,作为今天节目的结束语吧。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通过“政务访谈”视频直播栏目与大家相识。在此,我代表市统计局向一直以来关心、关注和支持我们工作的网友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欢迎大家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我们更好的改进工作!谢谢大家!
谢谢黄总统计师,谢谢网友,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