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统计局坚持依法统计、依法治统,着力在强化机制保障、严格数据管控、提升统计能力上下功夫,牢牢守住统计数据质量生命线,全力服务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机制保障,夯实统计基础。出台《统计数据质量审核评估办法(试行)》《统计数据质量核查办法(试行)》《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管理办法(试行)》三项制度,把数据质量是统计生命的理念贯穿统计生产全过程。将“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情况”纳入市对县(市、区)党委政府绩效考评内容,推动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统计系统落实统计基层基础建设主体责任。局班子成员常态化落实挂钩帮扶县(市、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制度,结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和“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不限分管领域,加大调研频次,深入基层开展全方位问诊;局党组每季度听取调研情况汇报,研究提出进一步推进统计基层基础建设举措。
二是加强业务培训,提升统计能力。落实“定期培训、常态指导”工作法,通过专题培训、以会代训、走访调研、执法检查、数据核查,开展多方式、多途径的统计业务培训指导。印发《企业申报入库工作手册》《企业申报入库服务指南》2000多册,成立入库辅导员队伍,召集市、县两级行业主管部门和国有企业、乡镇分管领导、统计人员开展入库培训,有力提高企业(项目)入库水平。组建由政策法规、劳动工资、科技、投资、工业、贸易、服务业、建筑业、房地产等9个专业组成的统计大培训服务队,深入9个县(市、区)和东侨开发区开展全市“四上”企业统计大培训,参训人员达3600多人,切实提升基层统计人员依法统计意识和统计业务技能。
三是打造管控闭环,提高数据质量。强化统计数据“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管控。严格事前审核把关。加强名录库管理,加大对新增调查单位(项目)实地走访核实,严把入库审核“第一关”;加强与税务、市管部门沟通对接,及时清退已关停注销、停业歇业企业。加强事中质量核查。落实“即报即审即查询即反馈”工作机制,加大异常数据查询力度,对数据异常的调查对象开展实时查询,督促调查对象及时更正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强化事后核查走访。重点核查数据差异大的企业、新建企业和数据修订企业,对抽查发现的问题及时以书面形式反馈要求做好整改,有效巩固和提升统计数据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