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2%,较1-5月回落1.0个百分点。其中,项目投资增长12.1%,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3.7%。
从结构看,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为1.8:51.7:46.5,二产投资带动作用明显,同比增长23.5%,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0.2个百分点;一产、三产投资均呈负增长,分别下降34.8%、9.3%,拉低全市投资增速1.0、5.0个百分点。
从项目看,新入库项目(不含房地产开发)341个,较去年同期增加94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9个,较去年同期增加13个;计划总投资483.84亿元,增长44.8%。
二、固定资产投资运行亮点
(一)四大主导产业投资“助推器”作用凸显
上半年,四大主导产业投资增长17.4%,增速快于全市投资13.2个百分点,对全市投资的贡献率达128.2%,拉动全市投资增长5.4个百分点,是助推全市投资稳定增长的重要动力。其中,以锂电新能源为主的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投资增长15.7%,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长66.9%,以铜材料为主的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40.2%。
(二)高质量投资持续发力
一是技改投资增势较好。技改投资同比增长87.4%,高于工业投资增速63.9个百分点,比1-5月提高74.3个百分点。二是高技术产业蓄能加力。今年来,宁德蕉城时代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车里湾三期)、福鼎时代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三期项目等锂电项目相继入库,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8.8%,对全市投资的贡献率达116.6%,拉动全市投资4.9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8.4%,占比达99.3%,拉动高技术产业投资18.3个百分点。
(三)基础设施投资延续恢复性增长态势
今年来,基础设施投资扭转去年负增长的发展态势,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同比增长12.4%,较去年同期和1-5月加快40.4和0.2个百分点。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32.7%,拉动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0.6个百分点。
三、值得关注的情况
(一)县域发展不平衡
从总量看,上半年,全市投资超八成集中在沿海县(市、区),东侨、蕉城、福安、福鼎、霞浦完成投资占全市投资的80.8%;5个山区县占比仅19.2%,其中屏南占比最低,仅2.7%。从增速看,最快和最慢的县(市、区)增速相差70.1个百分点,柘荣、福鼎、寿宁增长较快,分别增长22.5%、17.6%、16.1%;屏南、周宁、东侨均呈负增长,分别下降47.6%、20.4%、15.0%。
(二)房地产动力不足持续下降
上半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118.54亿元,同比下降13.7%,降幅较1-5月扩大4.2个百分点。其中,建安投资下降16.0%,土地购置费下降8.7%。商品房销售面积110.67万平方米,下降37.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