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宁德市消费市场总体保持平稳增长,1-7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0.86亿元,同比增长5.2%,增幅高于上年同期和全省平均水平1.9和1.2个百分点。但受重点商品消费增长乏力等因素影响,消费增速稳中趋缓,比上半年回落1.1个百分点。
一、消费市场基本情况
(一)7月消费继续下滑。7月份,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7.88亿元,同比下降1.2%,但降幅比6月份收窄1.3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下降8.6%,降幅比6月份收窄5.5个百分点。
(二)批发业保持高位增长。7月份,全市限额以上批发业实现销售额120.34亿元,创历史新高,且连续五个月当月销售额超百亿;同比增长57.8%,增速比6月份提高20.0个百分点。1-7月,全市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744.94亿元,同比增长62.8%,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2个百分点。
(三)服务消费恢复加快。7月份,限额以上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24.3%、4.9%,与6月份相比,两行业当月增速均由负转正,分别比6月份提高25.0、19.9个百分点。1-7月,限额以上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29.3%、4.1%,增速比上半年分别提高0.2、3.0个百分点。
(四)大宗商品消费增长平稳。7月份,限额以上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3.46亿元,同比增长0.4%,与6月份相比,当月增速由负转正,比6月份提高5.6个百分点。1-7月,限额以上单位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23.78亿元,增长6.2%,拉动全市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1.6个百分点。
二、需关注的问题
(一)生活类消费降幅扩大。7月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下降15.9%、29.5%和18.9%,均低于全市限额以上零售额平均增速。1-7月,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同比下降8.4%、11.8%和4.4%,与上半年相比累计降幅均呈现扩大态势,分别比上半年扩大1.2、2.7、2.3个百分点。
(二)汽车消费增长乏力。因去年同期汽车购置税减半政策,汽车消费需求集中释放,加上今年6月份举办汽车促消费活动,7月政策和活动双因素减持,汽车消费动能减弱。7月份,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76亿元,同比下降12.9%,降幅比6月份扩大11.8个百分点。1-7月,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1.84亿元,下降9.6%,降幅较上半年扩大0.6个百分点,影响限上零售额回落1.5个百分点。
(三)网络消费增速由正转负。1-7月,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17.80亿元,同比下降2.3%,累计增速是今年以来首次下降,增速较上半年回落2.6个百分点,影响限上零售额回落0.5个百分点。分月看,3月以来限额以上网络零售当月零售额同比均为负增长,7月份同比下降18.0%,降幅虽比6月份收窄9.9个百分点,但低于全市限额以上零售额平均水平9.4个百分点。
(四)居住类商品持续低迷。与房地产密切相关商品整体需求依然相对低迷,仅家电类小幅增长。1-7月,限额以上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29.8%,五金电料类商品下降61.6%,家具类商品下降28.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小幅增长3.7%,较上半年回落5.1个百分点,其中7月份同比下降22.7%。
三、几点建议
(一)培育限上企业,激发市场活力。我市限额以上单位普遍规模不大,对全市消费市场的拉动作用不足。建议要进一步挖掘新的增长点,积极培育零售和餐饮业限上企业。同时要深入企业开展精准指导和排忧解难等服务,加大对企业销售增长、促销活动开展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刺激和释放消费需求,帮助企业发展壮大。
(二)发展文旅消费,优化市场供给。着力恢复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发展壮大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推进文化和旅游对消费的刺激作用。推动休闲、文旅、娱乐与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行业的融合发展,以数字化手段、新媒体工具改造传统产业,打造在线文娱、智慧旅游、智慧广电新模式,推动休闲、文旅、娱乐与带货销售的融合进程。
(三)开拓农村市场,深挖消费潜力。要着力补齐短板,健全农村消费市场,充分发展乡村特色文化旅游消费,释放新兴消费潜力。依托电商平台扩大农产品销售,扩大电商进村覆盖面。鼓励品牌化、连锁化企业进乡村,健全物流配送体系,畅通城乡双向流通渠道,为扩大农村消费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