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我市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势良好

发布时间: 2023-10-27 15:35 来源:宁德市统计局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打印

  前三季度,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部署要求,强化政策措施落实,持续发挥四大主导产业支撑作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延续上半年良好的增长态势,已经持续高58个月保持全省领跑。

  一、主要特点

  (一)工业生产增势良好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4%,增速继续位居全省各设区市首位。其中,9月增加值同比增长24.5%,增速较8月加快11.2个百分点。分门类看,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3.2%,同比增长23.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占比6.7%,同比增长1.9%;采矿业增加值占比0.1%,同比下降18.6%。全市32个大类行业中,有11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34.4%,持续回升扩面。

   

  (二)四大主导产业贡献突出

  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84.7%,同比增长28.4%,高于全市平均增速7.0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达107.8%,拉动全市增长23.1个百分点,继续有力支撑我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其中,锂电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0%,贡献率达64.9%,拉动增长13.9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产业工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超过2022年全年,增加值同比增长52.1%,贡献率为8.8%,拉动增长1.9个百分点;不锈钢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1%,贡献率为29.0%,拉动增长6.2个百分点;铜材料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6%,贡献率为5.1%,拉动增长1.1个百分点。

  (三)民营工业占比超七成

  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2%,快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4.1个百分点,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始终保持在70%以上,拉动全市增长18.2百分点。制造业中,民营经济的支柱作用尤为突出,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的比重为78.9%,较上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达85.9%,拉动增长19.8个百分点。

  (四)高技术产业快速增长

  高技术制造增加值同比增长26.8%,快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5.4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5.2%,拉动全市增长14.0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7.3%,拉动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7.0个百分点。

  (五)产销率持续回升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产销率为98.8%,产销率自4月份连续6个月出现回升。重点行业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的产品销售率分别为96.9%、100.6%,分别较上半年提高5.5、1.1个百分点。全市有产量的81种主要工业品中,30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增长面37.0%,增长20%以上的产品有11种,占全部列入统计产品的13.6%。产量增长的主要产品中,汽车同比增长23.3%,钢材同比增长5.6%,发电量同比增长3.3%。

  (六)工业用电量较快增长

  全市工业用电量173.9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4%,增速较1-8月、上半年分别加快0.7个、1.7个百分点,居全省各设区市第二位。自5月份以来,连续5个月当月工业用电量超过20亿千瓦时。

  (七)利润总额增速加快

  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700亿元,同比增长10.9%;实现利润总额391.23亿元,同比增长43.4%,增速较1-7月提高4.5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8.3%,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较1-7月提高0.9个百分点。

  二、主要问题

  (一)沿海片明显快于山区片

  沿海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3%,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0个百分点。山区县域工业除周宁外均负增长,增加值同比下降10.3%,影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沿海、山区县域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为95.5%、4.5%,差距较上年全年、上年同期分别扩大1.6个、2.2个百分点。

  (二)新建投产企业贡献有限

  截至9月末,全市新建投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有10家,除1家企业规模较大外,其余9家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前三季度,10家新建投产企业合计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2.5个百分点,对工业经济增长拉动力偏弱。

  (三)传统产业增长乏力

  传统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9%,增幅虽较上半年收窄2.3个百分点,但仍处于下降区间。其中,电机电器、合成革制造、生物医药、冶金特钢、食品加工同比分别下降2.9%、10.2%、16.4%、17.3%、30.0%。三季度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景气状况调查情况显示,传统产业中有14.7%的企业表示本季度企业综合生产成本比上季度上升;企业本季度主要面临的成本压力是原材料成本、用工成本、能耗成本、物流成本,占比分别为74.7%、64.2%、27.9%、18.4%。

  三、建议

  一是持续稳定工业增长势头。各县围绕自身的特色产业和资源潜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新产业、新项目,不断提高制造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占比;同时,注重电机电器、食品加工、合成革、冶金特钢、生物医药等传统产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加强引导和扶持,增强其发展活力,发挥对工业经济发展应有的支撑作用。

  二是力促项目落地投产。持续优化投资环境,激发企业投资积极性,对已签订的项目建设加强跟踪推进和督促指导,确保项目如期落地投产,达效达规后及时纳统,助力宁德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落细落实惠企政策。要延续减税降费政策特别是加大对传统产业企业、小微企业的税收、稳岗支持力度,扩大政策适用范围,切实减轻企业生产负担,同时完善惠企政策配套措施,及时跟进保障,加强实施效果调研,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确保政策落地效果。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