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中国统计开放日

经济发展助振兴 特色产业促脱贫——寿宁县脱贫致富奔小康综述

发布时间: 2022-10-14 16:41 来源:宁德市统计局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打印

  寿宁县地处闽浙边界,辖8镇6乡、205个行政村居,现有常住人口17.6万人。1424平方公里的土地“九山半水半分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恶劣的山区条件,造成寿宁老区人民长期处于发展产业难、出行难、就业难、定居难的境况。

  全面脱贫起步难  迎难而上新台阶

  2012年,寿宁县被列为福建省扶贫开发重点县,扶贫开发工程处在争取省、市挂钩帮扶的起步阶段,特色农业培育发展还在邯郸学步,地区生产总值刚刚跨过50亿大关,人均GDP仅28954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938元,其他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也都还处在相对低的水平。寿宁县还有约3.2万贫困人口,接近全部常住人口17.6万的五分之一,要消除绝对贫困,任务还十分艰巨。

  寿宁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摆脱贫困、唱好山歌、加快发展”的殷切嘱托,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留下的好思想好传统好作风,发扬“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带领全县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脱贫致富奔小康为主线,迎难而上,努力改变寿宁县地处山区,经济相对滞后,居民收入偏低的状况,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事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与十年前相比,各项经济指标有了长足的进步。按现价计算,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50.96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10.75亿元,突破了百亿元。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按人均占有量算,寿宁县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也从2012年的28954元,提高到2021年的62570元,增幅达到116.1%,年均递增8.9%,与地区生产总值双双实现“翻倍式增长”。为脱贫攻坚战役的胜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向着实现伟大复兴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是脱贫攻坚的基础,而精准扶贫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寿宁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役的胜利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十年来,寿宁县立足县情,坚持民生至上、绿色发展,以扶贫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旅游、特色品牌农业发展为动力,以产业扶贫为基石,不断推动各项民生项目落地,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特色农业扛大旗 全产业链致脱贫

  十年来,寿宁县全面推行“全产业链”扶贫模式来促进产业扶贫,以乡镇为主导,根据本地产业基础确定1-2个能够使贫困户普遍受益的主导产业,配套出台具体可操作的差别化补助、以奖代补等激励政策,从种植端到产品端分类扶持,有效调动贫困户的生产积极性,激发劳动致富的内生动力。县政府每年安排财政资金1500万元,紧抓寿宁县茶叶和生态硒锌这两个特色产业,重点用于扶持“下乡的味道”和“寿宁高山茶”公共品牌。

  “寿宁高山茶”、下党“扶贫定制茶园”等特色品牌农业的发展,就为寿宁县茶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助推作用:下党“扶贫定制茶园”经验做法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会上作为参阅材料,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媒体进行了深度报道;“寿宁高山茶”入选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工程,列入中央电视台“国家品牌计划——广告精准扶贫项目”在央视8个频道同时播出,还获评全省十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下乡的味道”项目入选网络扶贫优秀案例、“第二届中国优秀扶贫案例”。这些年来,建档立卡脱贫户累计新种、复垦茶园9388亩,户均3.5亩茶园,寿宁县蝉联“中国茶叶百强县”,茶产业走上了转型发展的快车道。2012年到2021年,寿宁县茶叶种植面积从13.04万亩增加到16.67万亩,增长了27.8%,年均增长2.8%;茶叶产量从1.38万吨增加到2.06万吨,增长了49.3%,年均增长4.6%。

  在下党乡“下乡的味道”和“寿宁高山茶”等公共品牌的带动下,寿宁县茶叶总产值也从2012年的6.4亿元,增加到8.76亿元。2013-2021年茶叶产值增长对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19.2%,拉动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长12.7%,成为农业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

  2021年全县茶叶总产值达到8.76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30.8亿元的28.4%,是全县农业经济的第一支柱产业。

  除了“下乡的味道”、“寿宁高山茶”以外,寿宁县还大力扶持“寿宁富锌葡萄”、“寿宁锌橙”等其他特色农业发展。

  以凤阳镇为主导的“寿宁富锌葡萄”发展尤为喜人。2012年,寿宁县葡萄种植面积仅461亩,产量更是只有313吨。十年来,充分利用葡萄产业在增收致富中具有“短、平、快”的优势特点,发挥精准示范社的作用,解决缺乏劳动力、病残、痴傻、精神病等重点贫困弱势群体能通过产业扶贫稳定脱贫,探索“我有一亩葡萄园”葡萄产业扶贫模式,推动了凤阳镇千亩高优晚熟葡萄示范园的建设,由凤阳镇政府与精准扶贫示范社-祥瑞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发展葡萄专业种植合作社38家,统筹资金购买合作社已有稳定收入的葡萄园,由合作社托管,以每亩每年1万元的收益分配给重点贫困弱势群体,结余部分收归镇政府作为扶贫基金,实现政府、合作社、贫困户的“三方共赢”。让重点贫困弱势群体参与发展葡萄产业,持续稳定增收走上致富路。到2021年,全县葡萄种植面积已经猛增到了10815亩,产量更是达到了12980吨,十年增长40倍。其中,凤阳镇的种植面积就达到9314亩,产量达到11124吨,占全县总量的85%以上。名优葡萄的名号在全国各地打响的同时,凤阳人民全面脱贫在望,日子过得蒸蒸日上。

  尝到了发展特色农业走上脱贫致富之路的甜头后,各乡镇不甘落后,也纷纷“揭竿而起”,高举农业经济发展大旗。以下党乡、芹阳乡、武曲镇、斜滩镇为首的一批乡镇率先响应号召,大力发展“寿宁锌橙”特色产品种植,带动了全县脐橙产业的发展。2012年寿宁县脐橙种植面积仅5352亩,当年新增面积259亩,实现产量4944吨。到了2021年,脐橙种植面积已达到16305亩,十年间种植面积增长达到204.7%,年均增加种植面积1217亩;2021年脐橙产量15582吨,增长率达到215.2%,产量年均增长13.6%。而下党乡一个常住人口不足3000人的乡镇,2021年的脐橙种植面积就达到2673亩,产量超过3300吨,以不到1/50的人口贡献了1/5的脐橙产量,为全县特色脐橙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先锋示范作用。

  2018年,寿宁县获评“中国果业二十佳优质产地供应商奖”有了茶叶、葡萄、脐橙这些特色产业的发展珠玉在前,让群众实实在在看到了寿宁县特色农业的发展前景,这些农产品既卖得出去又卖出好价钱,带动了农民的产业发展积极性,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猕猴桃、板栗、油茶等特色农业的发展也正如火如荼,一日千里。以南阳、大安、清源、斜滩为首的猕猴桃基地,也让寿宁县猕猴桃产量从2012年年产91吨增长到2021年的年产3894吨,增长41.8倍,寿宁猕猴桃也纳入了“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以扶贫办为主导,带动了平溪镇为首的一些乡镇发动了一大批贫困户开始发展板栗产业,让全县板栗产量从2012年的1194吨增长到4026吨,增长超过3倍,其中平溪镇产量达到2539吨,占全县的比重高达63%。

  品牌农业打开市场 收入存款迅猛增长

  特色产业的发展,打响了寿宁县县品牌农业的名气。近年来,寿宁县先后获得了中国富硒富锌农业示范县、全国重点茶叶县、中国名茶之乡、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示范县、全国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中国茶业百强县等荣誉称号。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全面发展使寿宁农村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特色农业蓬勃发展扛大旗的背后,离不开寿宁县委、县政府的倾力扶持。十年来,寿宁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深入推进、加快精准扶贫的实施,着眼“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产业”,依托“众创空间”,打造集技术咨询、管理服务、物资配送、产品展销等为一体“下乡的味道”扶贫定制农业平台,让特色农业品牌产品不愁管、不愁销。该平台以寿宁县2959户12033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平台+合作社+农户”,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分散种养的一亩茶(一亩果、一亩菜等)进行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引导社会力量开展“一对一”帮扶,整合部门资源,切实解决普遍存在的缺市场、缺技术、缺资金等突出问题。打造示范合作社13个,建成13个乡镇电商服务站和26个村级电商服务点。2015-2019年,为建档立卡户发展产业发放的扶贫小额贴息贷款余额分别为1260万、2344万元、7508万元、1.29亿元、4594万元。曾获评全国扶贫小额信贷示范县的荣誉称号;直接下发给建档立卡户的产业扶贫资金累计约9600多万元,帮助贫困户发展增收项目不可计数,保障贫困户顺利发展产业,抬高了底层收入,有效提高了全县人民的收入水平。

  十年间,寿宁县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7938元增长到2021年的18636元,增幅达到134.8%,平均每年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14985元增长到2021年的31718元,增长幅度达到116.7%,年均增幅8.7%,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也从2012年的1.88:1下降到1.70:1,显著缩小收入差距;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从2012年的11960元,提高到2021年的38540元,增长达到222.2%,年均增幅达到13.4%。

  回信凝聚新力量 感恩奋进求发展

  2019年6月20日,福建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宣布寿宁县退出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9年底,全县47个贫困村的脱贫攻坚战役全部胜利完成,建档立卡贫困对象2952户12166人“一个都不掉队”全部实现脱贫,寿宁县如期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脱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初步目标已经达成。2019年8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百忙之中给下党乡亲们回信贺脱贫,纸短情长、言简意深,寿宁人民永远感铭于心、永远难以忘怀,也为寿宁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全县上下始终在感恩中奋进,感激中前行,发展路子越走越宽。2021年7月6日,下党乡作为“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全国五大分会场之一亮相全世界,赋予寿宁打造乡村振兴样板的重大责任和使命。寿宁县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坚定的政治站位、强烈的使命担当,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持续加快经济发展。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寿宁县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和重要回信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唱好山歌、摆脱贫困、加快发展”的殷切嘱托,坚持扶贫开发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坚持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忆苦思甜,回首过去,展望未来,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附件下载: